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国资股权投资后评价操作实务:搭建科学闭环管理体系

时间:2025-06-19 14: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号召下,从中央到各省市国资企业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等各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同时对资产的质量、投资收益、资本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有资本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运营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此,中央及各省市属国有企业每年选择部分完成的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做好投资回顾总结,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在国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高效的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已成为检验投资成效的“照妖镜”。本文将重点阐述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操作实务,深入剖析国资如何通过后评价搭建科学的投资闭环管理体系。
一、组织实施
对于国企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实施组织,国有企业集团、项目法人单位、地方国资委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职责,其中国有企业集团是主要实施主体。国有企业集团负责本企业及下属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国有企业集团应建立后评价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后评价的工作目的、基本原则、评价范围、方法程序、结果运用、组织管理机构等内容。项目法人单位负责项目自我总结评价,并配合国有企业集团具体实施项目后评价。
二、评价内容
项目后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实施过程评价与实施效果评价。其中,实施过程评价是对立项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运营等方面的评价。实施效果评价是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果、持续能力、成功度等方面的评价,每项评价又进一步细分评价内容。目前,各地项目后评价内容有差别,实际中可根据项目的规模、类型、评价时点等有所区别、侧重和简化,按照适用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原则制定后评价内容。结合我们对国企投资后评价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股权投资项目应注重公司治理、经营效益等,可分别从实施过程、项目效益、可持续性、成功度等方面出发,规定相应的项目评价内容。
图表:股权投资后评价内容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实施过程评价 项目决策 主要对项目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项目目标、投资方向、尽职调查、投融资方案、专家论证、决策依据、决策程序、决策内容等进行评价。
项目实施 主要对筹资方式及效果、审计、资产评估、协议签订及实施、出资金额及比例、股权变更进行评价。
项目运营 主要对管理层交接、制度衔接、生产经营、人员安置、文化融合、财务管理、集团管控、风险控制、遗留问题处理等进行评价。
项目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 主要对营业收入、实现利润、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销售增长率、资本金利润率、投资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财务指标进行评价。
社会效益 主要对促进当地就业、财政收入贡献、区域经济发展、对居民生活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等进行评价。
管理效果评价 主要对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形式和适应能力、人员结构和劳动效率、制度体系建设和内部控制执行、员工满意度、管理者水平等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评价。
持续性评价 主要对当地政府的政策、管理和组织、财务、技术、社会文化、市场、生态环境、外部因素等进行评价。
成功度评价 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和特点,设计项目成功度评价指标表,通过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来判定项目成功度。
 
三、操作流程
股权投资项目后评价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匹配科学的流程。结合国家政策及实务经验,我们将项目投资后评价概况为六大步骤。
制定项目后评价计划,国有企业(后评价管理机构)结合项目单位自我总结评价情况,确定需要开展后评价工作的项目,制定年度投资项目后评价计划,经审定后与企业年度投资计划一并报国资委。
组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组,国企后评价管理机构根据各个项目情况组建评价工作组,明确工作组负责人及人员分工等。后评价可由国企自行组织实施,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实施。国企自行组织实施的,应由企业投资管理、财务、审计、经营管理、法律等部门共同参与;也可与第三方智库或咨询机构库进行合作,组建独立专业的评价队伍。原承担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评估、审计、法律等业务的机构和项目评审专家,不得作为该项目后评价机构和人员,避免出现“自己评价自己”的情况。
制定项目后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工作组应按照后评价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后评价工作方案,包括后评价的组织方式、时间安排、工作程序,以及后评价的范围、目的、内容、方法和特定要求等。同时按照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独立开展后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开展后评价调查研究,根据后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工作组开展材料收集、审核与分析、管理人员访谈、现场调研、问卷调查、问题分析与取证等,并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论证。被评项目法人单位应成立后评价工作协调组,按照后评价工作方案的要求,协助评价工作组开展工作。项目法人单位准备后评价相关材料。
编制项目后评价报告,评价工作组根据现场调研、分析评价项目总体情况,在与企业充分沟通后,编制《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项目投资评价报告需要有明确的结论,通常项目后评价结论分为五个等级:成功、基本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败。项目投资后评价报告需要反馈给后评价管理机构,报董事会审核。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和我们的实务经验,项目投资后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八大部分:项目概况;项目全程回顾总结与评价;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对标分析评价;项目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对策建议。
项目后评价结果应用,国企投资项目后评价结果可以用于项目完善或补救、企业战略规划编制、改善投资管理决策、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企业负责人选拔考核等方面。通过项目后评价,对因决策失误或投产后经营管理不善,或国家产业政策、宏观经济环境改变导致生产经营处于困境的项目,要提出解决的措施,并加以整改完善。对发展前景不乐观的项目,要提出补救方案,使项目尽快达到预期效益。投资项目后评价结果(经验、教训和措施建议)应作为企业编制发展战略和规划、修订年度投资计划、完善投资决策程序的重要依据。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投资决策或制定改进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投资项目后评价结果应作为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对投资项目在后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四、国资项目后评价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的后评价制度。国企应制定《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制度》,明确后评价的目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流程,以及后评价人员组成和结果的运用等,实现对项目运行情况的全面回顾。
二是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项目后评价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项目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并提出改进措施。发挥外部专业机构的能力。国企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较为复杂,对后评价小组要求较高,需要听取财务、咨询、法律、生产、环保等各行业专家意见,确保后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是注重后评价结果的应用。后评价结果应作为国企编制发展战略和规划、修订年度投资计划、完善投资决策程序的重要依据。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投资决策和项目运营管理服务,提高企业的投资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