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投资可行性研究及投后评价比较研究

时间:2024-03-19 17:5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投资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投资需要高质量的决策,高质量的决策需要高质量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及投后评价的支持。本文从国有企业投资前决策和投资后评价的要求出发,站在国有企业投资和产权形成活动的全过程决策分析和评价角度,通过对国企对外投资项目开展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项目投资后评价活动的开展及后评价报告的编制的比较分析,实现对投资项目或活动全过程和阶段性研究、分析、回顾和评价,旨在为当期项目提供决策依据,对新一轮投资发挥改善管理和指导决策的作用,从而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一、项目前期决策和后评价阶段的特点
      投资是形成产权的重要方式,从投资人产权实现的角度出发来看投资项目的阶段,可以划分为前期决策阶段、项目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不同的项目阶段,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求有各自的特点。相应的,投资主体对各阶段咨询评价报告的诉求是不同的,不同的评价报告对应不同的项目阶段。总体上投资活动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投前的决策评价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投后的评价要具有及时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由于投资活动具有不可逆性,故投资决策一旦做出,就决定了项目发展的方向。因此投资决策是整个投资活动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保障投资人投资所形成产权安全的必须程序。
      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投资的效率。
    (一)项目前期决策阶段
      在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前期决策阶段具有投入费用少、人力资源少、技术和专业要求高、智力密集的特点。项目前期决策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风险防范的效率和效果。而前期决策分析评价报告是提供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重要依据。
      按照项目决策流程,目前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包含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种方式。
      政府投资项目,即政府采用直接投资或者注入资本金方式进行投资的项目,有关项目单位应当自行编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且按照政府在投资管理权限和程序方面规定的内容上报,待有关的投资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审批决策的基础性依据。
      对企业投资项目而言,企业作出内部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可行性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若项目同时属于投资项目的《核准目录》内,即意味着该项目还必须经过有关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所以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又能作为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依据。另外,当企业投资项目涉及政府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等内容时,这时的可行性研究还能成为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所参考的依据。
     (二)项目后评价阶段
      项目投资后评价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最终结果以及影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全盘的梳理回顾,通过与项目决策阶段所设立的目标和各项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等指标逐项对比,揭示其中差异,对不利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吸取教训,获得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同时结合信息反馈,能够对新一轮投资发挥改善管理和指导决策的作用,从而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项目后评价虽然是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的运营期进行,但依然是为投资决策提供服务的,它既可以作为投资人监管投资活动的一种手段,也可以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完善在建投资项目主要环节,为提高整个项目投资效益提供决策分析。
       二、投资决策和投资后评价的逻辑联系
      可研报告和项目后评价报告是项目投资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决策分析评价报告。二者逻辑框架如上图(图1)。

 
(图一: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后评价逻辑框架图)
      根据国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无论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企业投资项目,报告编制的框架和评价内容是一致的。而站在企业投资项目的角度展开分析,能更全面地分析不同类型投资项目的评价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对逻辑性有较高的要求,报告内容不仅要有强逻辑性,整个逻辑结构还应该严谨,在一定的逻辑框架下进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框架的搭建就是在上述思路基础上开始,整个内容的完善就是围绕报告框架进行有关的调研、佐证和论述。
      后评价是投资项目周期的重要环节,是投资闭环管理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下一个闭环的起始阶段。项目后评价通过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找出差异的原因,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可以作为未来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能够参考和学习的基础资料,同时还能针对该项目实施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改进措施,以便实现提高整个项目投资效益的目标。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服务于投资决策,既能帮助以后更加科学的决策,同时也是出资人监管投资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可研报告是开展后评价的重要支撑和依据文件。项目后评价涉及项目投资全生命周期,内容涵盖项目决策的程序、实施的具体内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项目整个运营状态等,梳理分析了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厘清了其中主要的责任环节,有助于投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督以及对投资效果进行测评,进而为实现建立完善整个投资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的目标提出依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2017年第34号令)是指导中央企业组织开展对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依据,要求中央企业应当每年选择部分已完成的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形成后评价专项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也明确表示,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相关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的后评价工作应该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应该得到提高,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可见,后评价工作与投资管理密切相关,不仅是对前期投资决策的监管,也是后期完善工作的依据。
       三、可研报告和后评价报告编制的区别
      投资可研报告和投资后评价报告编制的时间、编制的目的、报告的框架和评价的指标、方法不同。但它们共同服务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提高项目投资的效益。本部分通过表1对报告编制差异和同一性对比,进一步分析报告之间的逻辑联系。
  可研报告 后评价报告
编制时间 项目决策阶段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参考
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
从广义上理解还包括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前所进行的阶段性评价
编制目的 对拟投资项目从有关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论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信息反馈,改善和指导新一轮投资管理和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基本要求 可研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具有:1.预见性2.客观公正性3.可靠性4.科学性5.合规性 后评价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具有:1.全面性;2.动态性;3.方法的对比性;4.依据的现实性;5.结论的反馈性
报告框架 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市场、节能环保、投资及经济评价等方面 1.项目建设全过程回顾与评价: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准备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项目投产运营阶段;
2.项目效果效益评价:技术效果评价、财务和经济效益评价、管理效果评价;
3.项目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
4.项目目标评价与可持续性评价:项目目标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项目的成功度评价
评价指标 市场分析、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和风险分析 工程技术评价指标、财务和经济评价指标、项目生态与环境评价主要指标、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指标、管理效能评价指标、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静态与动态分析、有项目和无项目对比分析 逻辑框架法、对比法、层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图二:可研报告和后评价报告对比)
      四、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对可研和后评价的新要求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纵深推进,结合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国有投资体制的改革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从提升前期投资决策工作效率、提高投资决策水平的需要出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3年制定和印发了《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2023年版)》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2023年版)》。这是在2002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基础上,二十多年来的首次对投资项目可研编制大纲进行的调整,意义重大。
新的可研报告大纲对数字化建设、低碳与环境保护、后续项目的运营方案、生态环境影响、碳达峰碳中和分析等方面提出新的论证和研究要求,并以此为契机,使得投资项目可研工作得到更加的重视,也更加注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可研工作研究范畴的扩展和研究深度的深入,必然对项目后评价的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两者相互促进和统一,实现投资管理的闭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