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按照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广元市委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工作要求,昭化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核心产业聚集,强化国企在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民生服务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7月,昭化区完成了区属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将原有16家企业整合为“京兆集团+立信担保+昭元投资”的架构,这标志着昭化区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重组后的区属国有企业,肩负着推动绿色家居、食品饮料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需主动融入重大战略布局,将整合重组的优势转化为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能力,构建产权清晰、管理规范、高效协同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
基于此,昭化区国资局特聘请创智咨询,系统梳理和完善现有制度体系,精准对接重组后的企业发展需求。
多维发力建体系 精准破解改革痛点
本次服务方案围绕“公司治理、监督机制、薪酬激励、用工管理、国资监管”五大核心领域,明确8项重点改革任务,形成“问题导向、成果落地”的闭环服务模式。
公司治理方面,创智咨询将协助昭化区配齐建强国有企业董事会,探索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覆盖“人才库建设、管理规范、评价激励”的外部董事管理体系,并出台《加强董事会建设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针对监督机制优化,将依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推动国有企业取消监事会,以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制定《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管理办法》,实现监督职能的精准转型。
薪酬与考核方面,方案明确提出“薪酬与业绩强挂钩”原则,修订《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让企业负责人收入与经营成果直接匹配;同时创新工资总额管理模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探索灵活管控方式,鼓励企业用足中长期激励政策,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为国企“引才、留才”提供制度保障。
用工市场化与国资监管方面,方案将新建《国有企业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健全公开竞争的市场化招聘制度,强化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保障;修订《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管理行权责任清单》,制定《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既明确国资监管“权责边界”,又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目标。
风险管理及效能提升方面,新建《国有企业出资人监督管理办法》《国有企业容错纠错及责任追究制度》《国有企业采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借款管理办法》等,通过厘清监管边界、鼓励改革创新、强化采购合规、规范资金流动,系统性地构建“防风险+促活力”的国企治理闭环,为昭化区国有企业特别是乡村振兴相关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闭环管理强保障 确保服务落地见效
为保障昭化区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质量与进度,创智咨询建立了“人员、进度、制度、沟通”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同时,创智咨询将严格执行《咨询业务工作流程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保密制度》等内部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组职责分工,强化质量与廉洁管理;建立“日常沟通+定期会议”机制,通过对口联络人沟通、周例会、阶段汇报会等形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确保服务精准对接昭化区国资局的需求。
赋能区域发展 书写国企改革新篇章
此次昭化区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不仅是昭化区国企“夯基固本”的关键举措,更是该区融入国家与省市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支撑。通过方案的实施,重组后的昭化区区属国企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
创智咨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服务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把昭化区国企制度体系建设经验与区域产业特色、战略需求深度结合,为该区国有资本向核心产业聚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定制化”的智力支持,助力昭化区在国资国企改革浪潮中走在前列,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昭化力量”。
(责任编辑:admin)